非金屬光纜網速到底能有多快,速度超乎你的想象
非金屬光纜網速到底能有多快,速度超乎你的想象
互聯網的網速發展非常快,僅僅二十年,平均水平就從28K的小牙簽變成了百兆大水管。現在對寬帶和更佳接入的要求也是日漸增長。這也跟在線視頻、數字游戲發布平臺和基于網絡的“智能設備”(如智能家居)脫不了關系。

開始的網速只有幾十K/s
那么,網速到底有多高呢?那么我們先來看看現如今網速能達到多快吧,我說的不是你家10Mb/s的網速哦。我要說的是海底隧道的地下光纜傳遞信息的速度。作為數據高速公路上的互聯網骨干,雖然不少路徑的速率都能達到100Gbps甚至更高,但是跟這里世界最強的設施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

高速互聯網骨干速率能達到
在你在線閱讀這篇文章的時候,互聯網最快的那部分光纜,是名為Marea的海底電纜,連接著弗吉尼亞海灘和畢爾巴鄂,傳輸速率為驚人的160TBp/s。我的天啊!如果是這樣的網速的話,下載文件,幾十秒就能把我的硬盤灌滿。

舉個更有說服力的例子吧,這樣的網速可以等效于葡萄牙的全部人口同時在線觀看4K視頻所需的帶寬。老實說吧,那里所用的線纜也沒比你家誰管粗多少,那么它到底是怎樣如此快速傳輸數據的呢?原理其實很簡單,像Marea這樣的海底光纜會每隔一段就安裝一個光中繼器,類似我們手機通訊的中繼站,這就可以用來保持傳輸時的信號強度。
鋪設所用的線纜其實不大
光纜
非金屬光纜的里光信號不是很厲害不會削弱嗎,為什么還需要光中繼器,這不是多此一舉?其實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樣的,這就好比沒有放大器的便宜激光筆,并不會一路往上直射月球一樣,在非金屬光纜里的光線也會減弱。因為非金屬光纜內部的材料并不能完美地反射光線,多多少少會有一定程度的散射和吸收,所以中繼放大器配合一纜內藏多纖的設計,再在單條非金屬光纜上發送多束不同的數據流,這樣就能讓這些海底線纜承擔傳輸巨量信息的重任。
非金屬光纜內部對光線有一定散射和吸收
中繼器可以避免信號減弱
那么,網速還能不能更快一點,比160TB/s更快呢?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們可以采用更高效的反光材料,同時研究光譜更高效的利用方法,可以在一根非金屬光纜里塞進更多波長的光,我們保不齊真的能見到單根線纜沖擊1PBps甚至更高的網速。接著你可以通過一根線纜塞多根非金屬光纜的操作來成倍地提高速度,前提是余下的配套設施能夠勝任所有信號的處理和分流。
非金屬光纜傳輸速率其實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此外,多數先進的光網用的是紅外頻段,其頻率相對較低,也就是說不能像更具能量、頻率更高的輻射那樣攜帶那么多信息。那么未來,我們或許也能看到攜帶信息的紫外光,前提是要找一個高效的傳輸方式,就是要使用可以承受其高能量的材料來避免信號的過度衰減。
總的來說,想提高非金屬光纜的信息傳輸速度,可以將光纜做得更粗,或者使用更高的頻率來提速。不過當然了,投放在實際生活中也是要考慮到成本的可行度。還有信號強度、能量消耗、安全問題都是不得不考慮的。










